首页 分类 都市娱乐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小说全文阅读无弹窗

第459章 没有自动化技术,就用半自动技术

  李文斌直言不讳地点出了小日子企业最大的特点。

  一切都以利益为先。

  面对足够多的利益,小日子的企业还会考虑商品来自哪里,对于本国商品能够构成影响吗?

  紧接着,李文斌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大家都读过资本论,资本家们为了利润,可以卖出绞死自己的绳索,同样为了利润,他们可以抛弃任何人。”

  “但我们的商品出现在他们眼前,并且质量和产量不比小日子本土的筷子差,试问他们会作何选择呢?”

  陆远选择用辩证法说服众人,李文斌则是搬出了资本论。

  货比三家是常态。

  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,难道只是夏国一家的习惯吗?

  大伙你看看我,我看看他。

  这么浅显的道理,谁又能不明白呢。

  没做过生意,但只要是干部,必然读过资本论。

  资本没有祖国,具有与生俱来的逐利性。

  利润越大,资本的胆子也会跟着打起来。

  一双筷子比小日子便宜几毛钱,一万双,一百万双呢?

  要知道。

  马万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。

  夏国做不到像小日子那样,通过自动化生产大量生产筷子。

  没有自动化技术,就用半自动。

  剩下流程由人工负责完成。

  胡学文阴阳怪气地说道:“陆远同志,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乐观,诚然,我们的优势有很多,可是卖不出去,还不是瞎扯淡。”

  “胡主任认为咱们没有做过生意,没有和外国商人打过交道,那你为什么不想想,我们没有做过生意,就不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吗?”

  陆远怡然自若地说道:“刚才,李主任已经给出了回答。”

  “他给了什么解决办法?”

  胡学文迟疑道。

  “林耀祖!!!”

  马万里起身道:“老李,你是准备借林耀祖在海外的影响力,帮咱们打开筷子的出口渠道?”

  “主任英明,林老先生有着拳拳爱国之心,上次回到当地祭祖的时候,老先生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问题,承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向当地捐献大量学习用品和书籍,还愿意出钱帮咱们开设学校。”

  “林老先生人在海外,但是心一直放在家乡。”

  早有准备的李文斌打开公文包,拿出关于一次性筷子的设备资料。

  若不是某些政策不允许,林耀祖甚至想无偿捐献筷子生产设备。

  随即,众人开始传阅资料。

  之后的会议流程比陆远和李文斌想象得更加顺利。

  马万里的魄力和眼界比不上李文斌。

  但是总体来说,也不算是一名守旧的干部。

  任何能帮当地提高经济发展的方案,马万里都愿意试一试。

  长期在农业县担任一把手,马万里岂会不知道下面的老百姓日子有多艰苦。

  下属公社和村屯,唯有一个陆家庄实现了自力更生。

  更多的村庄,广大的贫下中农,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。

  如果马万里不接受李文斌提出的开设筷子厂的建议。

  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场会议。

  李文斌只是二把手。

  马万里才是拿主意的一把手。

  一次性投入二十万到三十万,选择在陆家庄开办一次性筷子厂。

  如果这件事情能够做成,等于给县里找了一只可以持续下金蛋的老母鸡。

  哪怕出口利润上面拿走一大半。

  剩余的利润,足够让县里的财政变得充裕。

  钱多了,能办的事情也会跟着多起来。

  修路,购买化肥,农业机械。

  这些东西全部到位,下面的公社和村屯何愁发展不起来。

  察觉到马万里脸上露出的笑容,胡学文脸色相当难看。

  “同志们,资料都看完了,大家说说还有什么意见?”

  马万里环顾四周。

  “要是林耀祖林老先生真能帮助我们打开销路,我觉得可以试一试。”

  “陆远同志说得有道理,小日子有他们的优势,咱们也有咱们的强项,真要比较起来,我看还是咱们这边的优势更大一些。”

  “林木材料花不了多少,至于人工成本,也用不了多少钱,花钱的地方在于改造机械,修建厂房,靠这些来自海外的设备图纸,我想有关部门应该可以将设备改造成本降低到最低。”

  “有了用来制作一次性筷子的设备,加上大量发动群众,我同意李主任的建议。”

  众人态度从最开始的不赞同,变成现在干劲十足。

  参加本次会议的干部,一大部分是当地人。

  生在此地,长在此地,能让家乡变得更好,众人是愿意出一份力的。

  更何况。

  县里财政富裕起来,各部门的日子也能跟着好起来。

  不用再像以前那样,饥一顿饱一顿,恨不得一毛钱当成五毛钱花。

  余下的会议,陆远和李文斌互相配合。

  不知不觉,时间从下午来到了晚上。

  陆远的最后一句话,成为定局的一锤之音。

  两种一模一样的商品,一个售价三毛钱,另一个售价一块钱。

  质量和样式没有任何区别。

  有谁会选择价格更高的商品呢?

  请林老先生帮忙,派人前往小日子收集一些小日子比较流行的一次性筷子。

  依葫芦画瓢。

  人家的一次性筷子是什么样,县里就给他造个一模一样的筷子。

  “好!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陆远同志的这个建议说得太好了。”

  马万里满意地带头鼓掌。

  其他干部见状,也都纷纷跟着鼓掌。

  唯有李文斌脸色有些怪。

  专利产权这个词对众人来说,是一个没有听说过的新名词。

  今年之前,李文斌同样不知道啥叫专利产权。

  直到李文斌和省里干部去一趟广交会,从参加广交会的商人口中得知,专利产权的具体含义。

  仿造生产和其他商品一模一样的商品,确实是一条发财捷径。

  但与此同时。

  国外对于仿造商品的限制特别严。

  一经发现,必然会被告上法庭,赔偿对方巨额损失。

  马万里当场拍板,开办一次性筷子厂形成集体决议。

  事情落实下去,也就不单是县里一家的事了。

  需要上报到市里和相关的商业部门。

  会议结束,李文斌若有所思地将陆远叫到自己的办公室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