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分类 奇幻玄幻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方子言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

  陛下,请容臣详述。这是诸位商人提供的账目,自推广蒸汽发动机等新技术以来,商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。”

  他一边说着,一边示意身旁的侍卫将账本呈递给皇帝。

  “陛下请看,这些账目清晰地显示,商业所缴纳的赋税大幅增加,为国家财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”

  “以前,国库收入增长缓慢,如今商业兴盛,税收如活水般源源不断,充盈了国库,这难道不是商业的功劳?”

  接着,他又指向朝堂上的大臣们,目光坚定。

  “诸位大人不妨想想,如今工坊中机器轰鸣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这背后是商业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。”

  “码头之上,商船往来如织,货物运输繁忙,带动了无数百姓就业。”

  “商业的发展,实实在在地让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。”

  “纪纲大人却对这些视而不见,一味打压,实在难以服众,实非明智之举。”

  话音刚落,方子言又从怀中掏出一本卷宗,那卷宗用红色的丝线缠绕,显得格外醒目。

  “陛下,这还不是全部。”

  他缓缓展开卷宗。

  “这是纪纲大人党羽在打压商人过程中的种种恶行记录。”

  他逐一举证,声音愈发激昂。

  “在某某日,纪纲大人的手下强征某商户的货物,致使其店铺濒临破产,一家老小生活无着。”

  “又在某某地,肆意查封合法经营的工坊,导致众多工人失业,那些工人失去了生计,流离失所。”

  “这些行为,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,损害了朝廷的威严。”

  “陛下,如此恶行,若不加以惩处,何以服天下?”

 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,原本支持纪纲的大臣们,此刻也面露犹豫之色,心中开始动摇。

  而那些一直对纪纲专权不满的大臣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,眼中闪烁着正义的光芒。

  皇帝朱棣坐在龙椅上,脸色愈发凝重……

 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,在方子言和纪纲之间来回游移,仿佛要将两人的心思看穿。

  纪纲在朝堂经营多年,党羽众多,势力盘根错节,已然对皇权构成了潜在威胁。

  他的党羽遍布六部,在各个要害部门都有眼线,朝堂之上,但凡纪纲有所示意,党羽们便会纷纷附和,其影响力不容小觑。

  而方子言,才华横溢,身后又有商人势力拥护,商人手中掌握着巨额财富,能影响市场的兴衰,若其势力过度膨胀,同样可能打破朝堂的权力平衡。

  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中,任何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。

  稍有不慎,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。

  沉思良久,朱棣缓缓开口,声音沉稳而有力,仿若洪钟般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。

  “方国师所言,不无道理。商业发展对国家确有重要意义,朕会重新考量对商人的政策。”

  此言一出,朝堂上顿时泛起一阵涟漪。

  “李大人,陛下此番话语,实乃商业之幸啊!若能重新考量对商人的政策,我大明的工坊、贸易必将迎来新的生机,国库也会更加充盈。”

  李大人轻轻点头,轻抚着胡须,回应道。

  “是啊,陈大人。这几年,咱们推行的一些商业举措,初见成效,如今有陛下支持,往后定能大展宏图。那些因政策受限而停滞的工坊,想必很快就能恢复生机,说不定还能进一步扩大规模。”

  户部郎中赵大人也凑了过来,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

  “二位大人,依我看,商业繁荣了,百姓的生活也能跟着改善。工坊多了,就业机会就多,税收增加,咱们也能更好地修缮水利、建设道路,造福百姓。”

  而纪纲,站在朝堂的另一端,将这一切尽收眼底。

  他紧紧握着拳头,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,手背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。

  “这方子言,竟在朝堂上搅和出这般风浪,坏我好事。陛下如今这般表态,我的计划怕是要受阻。可我在朝堂经营多年,怎会轻易就此罢休。”

  朱棣接着说道。

  “但纪纲大人一心为国,提出重农抑商,其出发点亦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,只是在执行过程中,或许有些偏差。”

  这一番话,巧妙地平衡了双方的立场。

  既肯定了方子言的观点,又给纪纲留了些许颜面。

  纪纲听闻,微微松了口气,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,向朱棣躬身行礼,说道。

  “陛下圣明,臣愿听从陛下裁决。”

  随后,朱棣神色一凛,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,下令道。

  “朕命吏部尚书、刑部侍郎等几位大臣,即刻组建专门的调查组,彻查纪纲党羽在打压商人过程中的不法行为。”

  “务必做到公正严明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若有徇私舞弊者,严惩不贷!”

  被点名的大臣们纷纷出列,整齐地跪地领命,声音洪亮而坚定,仿若金石之声。

  “臣等遵旨!”

  这一举措,无疑是对纪纲势力的一次有力打击。

 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,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。

  朱棣的目光转向方子言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与警告。

  “方国师,你与商人往来密切,朕知道你一心为国家发展。”

  “但你需谨记,不得借此机会扩大势力,扰乱朝堂秩序。”

  “若有违背,朕定不轻饶。”

  方子言心中一紧,仿佛被重锤击中,连忙跪地,额头触地,恭敬地说道。

  “陛下圣明,臣定当谨遵圣谕,绝不敢有违。”

 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,既有着对皇帝威严的敬畏,又有着对自身处境的谨慎。

  与此同时,商人们在京城的商会据点中,听闻皇帝的旨意,也都暗自警醒,不敢再有任何轻举妄动。

  商会会馆内,原本热闹非凡的讨论声戛然而止,商人们面面相觑,眼中满是谨慎与担忧。

  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,稍有不慎,便可能让整个商业群体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
  一位年长的商人长叹一声,说道。

  “看来,咱们得收敛些了,一切还得看陛下的裁决……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