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分类 奇幻玄幻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方子言无弹窗阅读

第293章 我纪纲是谁?

  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商船扬帆起航,看似与往常一般投身繁忙的海上贸易,实则肩负着特殊使命。

 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,商船乘风破浪,驶向异国他乡。

  每到一处港口,船长与船员们便按照商人的指示,悄然行动起来。

  他们穿梭于热闹嘈杂的码头集市,与当地的商人、水手闲聊攀谈。

  走进异域风情的酒馆客栈,点上一杯烈酒,在微醺间旁敲侧击。

  日子一天天过去,海上的风浪未曾停歇,探寻线索的脚步也从未中断。

  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,终于搜集到了一些关键线索。

  在遥远的南洋岛国港口,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听闻,纪纲家族的亲信时常出没,与当地势力秘密交易,货物被层层包裹,遮遮掩掩。

  顺着这条线索深挖,竟发现他们暗中与海外势力勾结,走私稀缺物资,如珍贵的香料、精美的丝绸等,谋取巨额暴利。

  这些走私活动,不仅扰乱了大明的商业秩序,还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。

  得知消息的商人们激动不已,再次齐聚商会会馆。

  王福双手微微颤抖,声音因兴奋而拔高。

  “诸位,咱们这几个月的心血没白费!”

  “虽说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,但就这些线索,足以引起皇帝的重视。”

  赵海用力一拍桌子,眼中闪烁着快意。

  “好!咱们赶紧把这些线索整理成册,呈递给皇上,让纪纲那老贼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,也还方大人一个清白!”

  纪纲正在府邸的书房中把玩着一尊价值连城的古董花瓶。

  瓶身上精美的纹路在烛光下闪烁着温润光泽,映照出他脸上一贯的阴鸷神情。

  突然,他的心腹幕僚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,连门都忘了敲。

  “大人!”

  幕僚声音急促,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恐,

  “不好了,那些和方子言往来密切的商人们,正在四处调查您,好像已经掌握了一些对您不利的线索!”

  纪纲的手猛地一顿,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寒霜。

  他缓缓放下花瓶,动作看似轻柔,却带着一股压抑的狠劲,仿佛那花瓶是他痛恨之人的脖颈。

  “慌什么!”

 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仿佛从九幽地狱传来,

  “不过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商贾,能翻出什么风浪?”

  幕僚咽了咽口水,小心翼翼地说道。

  “大人,据眼线来报,他们动用了海上贸易的商船,在各国港口打听您家族的消息。”

  “如今已经知道了咱们暗中走私香料、丝绸的事儿,虽说还没拿到确凿证据,但长此以往,恐怕……”

  “住口!”纪纲猛地一拍桌子,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跟着震动起来,

  “废物!养你们这群眼线有什么用?连几个商人都看不住!”

  他站起身,在书房中来回踱步,脚步急促而沉重,每一步都仿佛要踏穿地板。

  “大人息怒,大人息怒啊!”

  幕僚吓得连忙跪地,额头沁出细密汗珠,

  “咱们现在赶紧想办法补救,或许还来得及。要不……派人去把那些商船截下来,销毁证据?再把那些参与调查的商人……”

  幕僚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。

  纪纲停下脚步,眯起眼睛,眼中寒光闪烁,犹如一条蓄势待发的毒蛇。

  “不可,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。”

  他沉思片刻,冷冷开口。

  “那些商船在海上,行踪不定,贸然截杀,一旦消息走漏,更是麻烦。”

  “至于那些商人,如今他们为方子言站台,在京城也算有些声势,轻易动不得。”

  “那……大人,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
  幕僚战战兢兢地问道。

  纪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眼中尽是算计。

  “哼,既然他们想玩,那就陪他们玩玩。放出些假消息,误导他们的调查方向。”

  “另外,在朝堂上,让咱们的人再加把劲,给方子言多扣些罪名,把水搅得更浑。”

  “我倒要看看,他们能翻出什么花样。”

  说着,他再次拿起那尊花瓶,眼神阴鸷地盯着,仿佛那花瓶就是那些胆敢挑战他的商人。

  ……

  夜幕深沉,万籁俱寂,纪纲的府邸却灯火通明,秘密通道悄然开启,党羽们如同鬼魅般鱼贯而入,神色匆匆地朝着密室汇聚。

  密室中,烛火摇曳,映照着众人或紧张或阴沉的面庞。

  纪纲端坐在主位上,身着一袭玄色长袍,愈发衬得他面色冷峻,眼神中透着令人胆寒的寒意。

  他目光阴冷地扫过众人,声音低沉却极具威慑力,

  “如今商人们为方子言出头,已然成了我们的心腹大患。”

  “他们四处搜集对我们不利的线索,妄图撼动我们的根基。”

  “若不尽快采取行动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  ‘我们必须借助朝堂之力,打压他们,让他们知道,这朝堂之上,究竟是谁说了算!”

  一位身着绯袍的党羽,身形微微前倾,谄媚地说道。

  “大人,依卑职看,可利用‘重农抑商’这一国策。”

  “我大明向来以农为本,商业不过是末业。这些商人,近年来愈发嚣张,大肆追逐利益,早该好好整治一番了。”

  “咱们以此为契机,打压他们,既能削弱他们为方子言发声的力量,又顺应了国策,可谓一举两得。”

  纪纲微微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

  “正合我意。这些商人,以为有了几个臭钱,就能插手朝堂之事,简直是痴心妄想。‘重农抑商’,古已有之,此番正好借这把刀,斩断他们的爪子。”

  早朝之时,金銮殿内庄严肃穆,大臣们身着朝服,整齐排列。

  纪纲整理了一下官袍,踏出队列,神色恭敬地向皇帝朱棣行礼,声音洪亮地朗声道。

  “陛下,臣有要事启奏。”

  朱棣微微抬眸,目光中透着威严:“纪爱卿,有何事但说无妨。”

  纪纲挺直腰杆,神色凝重地说道。

  “陛下,臣以为,如今我大明虽商业繁荣,街市之上一片繁华景象,但重农抑商乃国之根本,不可偏废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