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分类 都市娱乐 嫡子无双小说秦豹王采薇免费阅读

第145章 秦豹再升官,文华殿大学士!

  宣武帝看着迟迟没说话的彭源,提点道:“彭卿,你是吏部的老人,熟悉官员的升迁和嘉奖。秦豹杀匈奴大单于,赚了近千万两银子,为凉国弄了个聚宝盆,该如何嘉奖?”

  彭源面颊抽了抽,衣袖中的手紧握成拳。

  很是不甘。

  皇帝明知道他和秦豹的关系不好,明知道他刚才刁难秦豹,还故意询问。

  分明是杀人诛心!

  彭源是老江湖了,没有丝毫的情绪显露,不卑不亢道:“陛下,秦大学士二十出头,已经是正三品的章台宫大学士。”

  “再提拔就是二品官员,恐怕不合适。”

  “年纪轻轻就登上高位,不利于秦大学士未来的发展。不如暂且记下他的功劳,等下一次立功,再嘉奖不迟。”

  “陛下这么做,不是为了打压秦大学士,是为了保护他,是为了长远的发展。”

  彭源拱手道:“陛下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。”

  宣武帝脸色愈发清冷,沉声道:“所以,彭侍郎打算摧一摧小秦吗?”

  此话一出,更让彭源的脸上挂不住。他自身的人设,不是什么谄媚臣子,是以清正廉洁和刚正敢谏而闻名。

  这是在外的形象。

  面对宣武帝的刁难,彭源没有去谏言,也没有再辩解什么,忽然捂着胸口,一副难受的模样。

  蹬!蹬!!

  彭源后退两步,脸色涨红,急切道:“臣心中不舒服,请告退!”

  宣武帝哪里会让彭源这么跑了?

  不可能的!

  小秦是他最好的女婿,是他最器重的臣子,是凉国的无双国士,立下了卓越功劳,却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针对。

  不仅如此,彭源还敢摘小秦的桃子,简直狗胆包天。

  今天不处置,岂不是寒了小秦的心。

  绝不允许!

  宣武帝捋着胡须,正色道:“彭侍郎的身体不舒服吗?这事情不能耽搁,要立刻救治。”

  “来人,宣御医觐见。”

  黄敬立刻安排了下去。

  宣武帝环顾殿内的众人,缓缓道:“朕对尔等也一视同仁,凡是尔等有什么不舒服的,朕都会喊御医诊治。”

  “凉国地处边陲,不是中原大国,更没有什么优势。”

  “唯独一点,朕知道以人为本,以仁为本,必须把汝等都放在心上。”

  “诸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,岂能不管你们呢?”

  彭源的脸色却一变再变。

  股肱之臣?

  这个词儿,怕是故意说出来针对他,是故意揶揄他的。

  彭源没有半点的悔意,反而是暗恨秦豹。

  自从秦豹突然崛起,凉国官场的平衡被打破,四大国公和忠王都被拿下,导致皇帝权势太大了。

  现如今太上皇隐退,皇权集中,皇帝越来越难以控制。

  一切都太难了。

 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秦豹。

  如果秦豹不打破局面,皇帝的权势受到掣肘,太上皇又支持忠王,公侯勋贵也站在太上皇一方,一切都是好的。

  越是这么想,彭源越是恨秦豹。

  彭源捂着心口,做出难受姿态,急忙道:“陛下,臣身子骨真的不舒服,需要回家休养一段时间。”

  宣武帝摆手道:“不急,等御医。你越是严重,越要诊断才行。”

  庞玉京站出来,笑眯眯道:“陛下说得对,天下无数的医师,唯有御医的医术最高。换做其他的人,想要御医救治,都没有这样的机会。”

  宣武帝笑道:“庞卿知朕!”

  君臣一唱一和的,气得彭源心中更加难受。

  不一会儿,御医进入殿内,宣武帝吩咐道:“快给彭侍郎看看,他很不舒服。”

  御医看到彭源,皱眉道:“陛下,彭大人挨了打,脸上虽然淤青,可是这样的伤势不打紧的,明天就恢复了。如果实在担心,臣也可以开一剂药方,消肿利尿。”

  宣武帝哼声道:“朕不是让你看彭侍郎脸上的伤,是他心头不舒服,似乎要晕倒,也可能是心疾发作,赶紧替他把脉。”

  御医走过去,轻声道:“请彭大人伸手。”

  彭源伸出手,御医仔细的诊脉,眉头渐渐皱起,那姿态让彭源都心头一跳。

  不怕御医诊脉不上心,就怕御医诊脉皱眉头。

  宣武帝等了好一会儿,迫切问道:“彭侍郎的病情怎么样?”

  “哎……”

  御医叹息道:“陛下,彭侍郎的身体的确出了问题。”

  嘶!

  彭源倒吸了口凉气。

  他一贯是没什么毛病,御医突然这样说,让彭源心中担心起来,连忙道:“我到底怎么了?”

  张光、孙敬等人也齐刷刷看过来。

  太子若有所思,反而仔细的看了御医一眼,有着一丝的考量。

  御医连忙道:“陛下,彭大人的身体是阴虚火旺,身体彻底虚了。”

  “如果不及时救治,再持续下去,会彻底失去男儿的根。”

  “臣判断,彭大人房事不节制,又有心无力,频频使用虎狼之药刺激,导致现在阴虚火旺,身体亏空。”

  御医提醒道:“彭大人,要节制,要谨慎啊。”

  “哈哈哈……”

  庞玉京率先大笑起来,笑声恣意:“难怪咱们彭大人的胡须,落得差不多了。”

  “难怪头顶的头发,也秃了。”

  “听说彭侍郎才娶了十六房小妾,据说是在青楼,看人家楚楚可怜,给她一条生路才娶回去的。”

  “如今你胡须和头发都掉落,怕是难咯。”

  “也不知道这十八岁的小娇娘,能不能忍受夜夜独守闺房的清冷,到时候给你的头上种点草,那就有趣了。”

  庞玉京笑道:“还以为你有什么大毛病,现在看来也没什么。”

  宣武帝哼了声道:“庞玉京,你不知道私下里去笑吗?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笑出来,彭侍郎还怎么做人。”

  “是,臣记下了。”

  庞玉京嘿嘿点头,脸上满是笑容。

  宣武帝继续道:“好了,不准再笑。否则彭侍郎不处置你们,朕也要处置你们。”

  “遵命!”

  庞玉京立刻回答。

  宣武帝一副热切模样,嘱咐道:“彭侍郎啊,回去好好休息,该节制就节制。”

  彭源一张脸臊得通红,衣袖中的手更是紧握着。

  没想到,御医说出这样的话。

  彭源瞪了御医一眼,觉得这个眼生的御医简直是乱弹琴。只是他当着皇帝及所有人的面,无法多说什么,拱手道:“陛下,臣告退。”

  不管皇帝的态度,他直接离开了。

  在彭源刚走出大殿的瞬间,身后又传来哄堂大笑的声音,传来了很多人的议论。

  彭源仓惶离开了。

  宣武帝摆手让御医退下,笑容收敛,正色道:“言归正传,回到秦豹的封赏。你们觉得,该怎么封赏呢?张卿,你是吏部尚书,你先说。”

  张光站了出来。

  身为吏部尚书,官员的任免、考核和升迁,都是他的职责。

  张光略作思考,说道:“关于秦大学士的官职任免,臣也有些为难。”

  “秦大学士立下大功,尤其是解决了匈奴大单于乌都,解除了来自匈奴的隐患,再怎么嘉奖都不过分。”

  “可是也不能一步到位,直接官居一品吧?”

  “这样一来,以后该怎么封赏呢?”

  宣武帝摆手道:“非常时期,行非常之事,不要用老一套的窠臼来约束小秦。”

  “凉国现在,是在做前所未有的大事业。凉国对内要治理地方,安抚百姓。对外要一步步的突破困境,东出周朝,逐鹿天下。”

  “这样的大事情,岂能因循守旧呢?”

  “你这个吏部尚书要带头,起到以身垂范的作用。”

  宣武帝直接道:“老一套的手段,老一套的世俗标准,不要用了。朕要逐鹿天下,容得下一个秦豹,更容得下你们。”

  “陛下圣明!”

  张光拱手行了一礼节。

  宣武帝眸光清冷,沉声道:“废话少说,你说该怎么办?”

  张光说道:“之前陛下授予秦豹文渊阁大学士,又升迁为章台宫大学士,这是前所未有的体系。”

  “既如此,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完善呢?”

  “臣建议秦大学士再提一品,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,位列正二品。”

  “将来秦大学士再立功,任命为太极殿大学士,位列正一品。”

  张光正色道:“这样一来,大学士官职体系就建立起来。”

  宣武帝捋着胡须,脸上满是赞许神色。

  文华殿大学士!

  不错!

  从最早的阁,再到宫,如今是殿,是一步步提升的。

  太极殿是上朝的正殿,所有的大朝会都在太极殿,最后设立的太极殿大学士,倒也是很好的,不愧是吏部尚书。

  文华殿是咸阳城内的一座宫殿,确立文华殿大学士也有好处。

  宣武帝赞许道:“张卿的提议,朕觉得很好。只是小秦立下大功,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封赏,略有不足。”

  张光补充道:“陛下圣明,臣还没有说完。”

  宣武帝哼了声道:“别藏着掖着,一次性说完。”

  张光说道:“以秦大学士的身份,可以让家人获封诰命,目前他没有成亲,父母也已经去世,臣建议封赏秦大学士的生母,为正二品太夫人。”

  “虽然是诰赠,却能遥慰先人,彰显对秦大学士的恩宠,彰显陛下的态度。”

  “除此外,凉国的爵位没有食邑。”

  “秦大学士立下的功劳,是前所未有的功勋,可以食邑百户。”

  “有了这些封赏,也就足够了。”

  张光拱手道:“请陛下明鉴。”

  孙敬这个户部尚书听了,不由得赞叹,姜还是老的辣啊。

  张光这个老东西,不愧是皇帝心腹。

  这些想法都有了。

  孙敬正色道:“张尚书的提议很好,臣认为可以安排。”

  庞玉京也是眼中放光。

  自凉国建立,有国公的爵位,也有侯爷的爵位,却没有封赏食邑的。借着秦豹立功的机会封赏食邑,有了这个先例,后来人总有机会的。

  庞玉京高声道:“陛下,臣附议!”

  其他的官员们,也都看出封赏食邑的好处,一个个纷纷表态支持。

  宣武帝心中却在权衡着,思考许久道:“太子,你怎么看?”

  太子微笑道:“父皇,儿臣是同意的。”

  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我们凉国要东出,就必须要有改变。父皇赏罚分明,让立功的人得到封赏,这是工欲善其事的一个安排。”

  “下面的人,才会尽心竭力的做事。”

  “事情做好了,凉国越来越好,将来才能取得胜利。”

  太子拱手道:“请父皇明鉴。”

  宣武帝不是优柔寡断的人,转眼有了决定,吩咐道:“既然都没有异议,就这么定了,提拔秦豹为正二品的文华殿大学士,食邑百户,诰赠其母二品太夫人。”

  “陛下圣明!”

  一个个官员们纷纷开口。

  宣武帝吩咐道:“太子留下,都下去吧。”

  一众人退下,殿内安静下来。

  太子神色轻松,问道:“父皇留下儿臣,还有什么事情吗?”

  宣武帝问道:“要派人去传旨,你说谁去最合适?”

  太子眼珠子转动着,忽然道:“父皇,儿臣想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